冻害是一种自然灾害,一般在悦动的时候,当气温低于0摄氏度时,法桐树干部位结冰引起的伤害。
冻害的造成与降温速度、低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,低温出现前后和期间的天气状况、气温日较差等及各种气象要素之间的配合有关。在植株组织处于旺盛分裂增殖时期,即使气温短时期下降,也会受害;相反,休眠时期的植物体则抗冻性强。
冻害可能会对法桐造成的伤害有:

(1)导致死亡
长期处在较寒冷的地区,且寒冷程度长期低于植物所耐受最低温度以下;或温度忽高忽低,会导致苗木发生更严重的低温冻害,导致苗木死亡。特别是移栽环境差异大、根层浅的植物,更容易造成植株因冻害死亡。
(2)造成减产
这是针对果树或农作物,经济作物来说。受冻的植物由于花苞受损或根颈受损,树皮受损,导致花粉败育、花粉受精不良、树木营养得到抑制、树势下降,营养失衡,甚至根系受冻后丧失吸收功能,导致树木生命自顾不暇,从而导致减产或绝产。
(3)延迟发芽,降低树势
植物受到冻害或寒害后,由于细胞受损,植物体内水分损失,生命机能丧失或变弱,在该发芽长叶的时候,不能很快得到恢复,甚至一些疏导组织遭到破坏,营养和水分流动得到阻碍或抑制,亦或者芽孢受损,萌芽力减弱,从而导致萌芽延迟,树势长势不佳。

(4)枝叶遇升温快速失水
这是各类植物树木受到冻害后最为常见的现象。主要原因是受冻的植物细胞遭到破坏,树体体内保水能力丧失,从而植物细胞液外溢,导致细胞失水,温度变高时,会加速细胞液的外溢,加速水分散失和蒸腾。
(5)细胞受损
受冻的植物,一般是因为植物细胞结冰,导致细胞壁破裂,时植物细胞过快造成水分散失而造成植物局部或全部死亡的。所以植物受到冻害后,一定是植物细胞受到损伤,丧失功能,而无法继续生命活动的。
法桐冻害发生后如何减少损失?
1. 树干包裹,搭防风防寒篷。
2. 根部加土。树干上面冻害肉眼可见,根部冻害不易发现,可在冻害发生后加强根部土壤厚度,来年开春气温稳定后挖开。
3. 温度达五度以上,第二次降温前立马喷施抗冻剂,提前预防再次冻害发生。
4. 温度回升,植株开始萌芽前做复壮处理。
5. 对于树干受冻造成的"开裂"等伤口要及时治疗,可以进行喷施消毒,同时进行涂白处理,预防后期的日灼,促进伤口的愈合。
6. 对于根颈受冻的树木要及时桥接或根寄接。
7. 对于受冻的嫩枝以及嫩芽,及时进行修剪和去除,可喷施或浇灌解冻剂进行解冻和修复。

如何预防法桐冻害的发生?
1、浇防冻水
防冻水必须浇足浇透,这样水分子能够完全地充斥在土颗粒孔隙中。水的比热大于土壤的比热,白天能够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热量,并把热量传递给土壤,有利于提高地温。
2、树干缠绕草绳或毛毡子
对于新移栽的苗木,从分枝点一直到树干基部,一层层紧密地用草绳缠绕树干。新移栽的苗木因进行了断根处理,就像做了大手术,树势恢复遵循顶端优势:枝叶生长在先,根茎恢复在后。
3 树干涂白
在树干距地面1--1.5米处涂抹以生石灰、硫磺、水为主要原料熬制而成的石硫合剂。涂刷的石硫合剂呈现白色,白色相对于树干原本的深色吸光效果差,增加了树干对阳光的反射能力,使树干温度变化比较平稳,减小昼夜温差,有效减轻由日灼引起的树皮脱落。
4、 搭设风障、防寒棚
在苗木迎风面搭建风障,为苗木营造一个向阳背风的小环境。风障的高度应高出树高50cm以上,可以有效引导风的流向,降低风速,使风障内温度提高3℃--5℃。
常用于广玉兰、香樟、白皮松、龙柏、大叶黄杨、金边黄杨、红花檵木等。在离建筑物较近的背风向阳的小环境中,上述苗木可不设风障或防寒棚。
5、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
木质化程度是影响苗木抗寒性的因素之一。木质化程度低的植株,组织内所含自由水较多,干物质积累较少;木质化程度高的植株,由于组织内所含自由水较少,干物质积累较多,抗逆性强。通过施用多效唑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摘心、修叶等栽培措施能有效促进苗木木质化。